返回旧版
95568
En
民生动态
《小微金融发展报告》序言/《博鳌观察》署名文章 拥抱小微金融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董文标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加深,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成为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 近年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于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受到了各家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银行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转向逐步接受,从逐步接受变为高度重视,最终 热情拥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展望未来,我认为,各家银行将从原来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转向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空前重视 持续创新

    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加速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全面放开”最后一步,银行传统的“垒大户、傍大款”商业模式遭遇严 峻挑战,面对挑战,银行必须进行客户下沉,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将近5000万户小微企业的庞大群体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同时,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一 些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让各家银行真正意识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前景广阔,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怀疑转向接受,进而热情拥 抱。

    同时,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重要内容,其健康发展受到中央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 视。2013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 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实施支持性财税政策、扩大银行自主核销权以及在业务准入、风险资产权重、存贷比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这 些政策极大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加了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5%,成为银行业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来的持 续探索以及同业间的学习借鉴,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特征以及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风险偏好有了更多了解,推动了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

    2013年,各家银行积极创新,广泛采用IT技术手段来降低贷款成本,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动态监测等降低贷款风险,并通过流程化建设来加快审批进度, 等等。以民生银行为例,在小微企业金融专业化和小微企业客户整合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小微金融2.0版,把规划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和售后服务严格分开,真 正实现小微企业金融的“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化”操作。

 

    挤掉水分 潜心小微

    2013年,随着“4万亿”刺激效应的逐步减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外部需求的持续不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大。与此相对应,银行业的 资产质量压力增加,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出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很多人据此认为,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商业模式有缺陷,在经济下行期贷款收益难以覆盖风 险,最终将惨淡收场。

    我想说的是,这恰恰表明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促使各家银行挤掉所谓“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水分,潜心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坦率地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贷款,你 想,单笔金额都达到1000多万元,这样的企业还算小微企业吗?到2013年末,民生银行4000多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贷款客户数超过35万户,单户贷 款金额还不到120万元。

    分析一下那些处于困境甚至倒闭的企业,比如说钢贸企业、建材企业等,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而不是以小商户、小业主为主 体的小微企业。银行给这些企业的贷款,动辄在千万元以上,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单笔金额大、贷款客户少,无法依据“大数定律”的原则来确定群体贷款的违约率, 也无法采用“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贷款定价。而真正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相关的小微企业,只有极少数遇到了困难,并且由于贷款金额普遍不高,通 常是一两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通过多方努力能够度过难关,很少成为不良贷款。同时,对于小微企业,银行可以依据“大数定律”和“收益覆盖风险”来确定违约 风险和确保收益。以民生银行为例,到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只有千分之六左右,远远低于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风险完全可控。

    我相信,这些打着小微企业贷款旗号的中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将促使一些银行痛定思痛,挤掉水分,把贷款真正转向风险相对低的“小微企业”。这将真正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跨越发展。

 

    无惧挑战 适应变革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开始崛起,特别是“余额宝”的井喷发展,P2P贷款和电商的小贷业务迅速发展,让很多人觉得互联网金融无所不能,并断言,互联网金融接下来将冲击和挑战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将最终引领小微金融服务发展。

    我想说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会撼动银行作为小微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更不会改变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阔前景,只会推动银行加快变革、加快创新,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

    不少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客户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的广泛采用,能够更快地评审贷款和线上放 款,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能够更安全、更便捷、更廉价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我想,这种看法忽略了两点,第一,对于小微 企业的风险分析需要很多维度,大数据分析仅仅是维度之一。银行还要采用很多专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包括对小微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经济周期分析、对小微企 业所处市场进行全方位调研等等,甚至还要创造条件为小微企业增信,使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可控,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所不能提供的。第二,不要把小微企业金融 服务等同于小微企业贷款。根据民生银行的调查,只有30%左右小微企业需要贷款,更多的小微企业需要的是金融服务,包括结算、理财、家庭财富管理等金融服 务甚至金融知识培训等非金融服务,这些需求并不是快捷放款就能够满足的,银行能够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银行是信息技术变革的拥护者和实践者。2013年,各家银行广泛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小微企业的行为、分析小微企业的风险,通 过建立作业系统和信贷工厂来为小微企业提供流程化的金融服务。民生银行还率先推出了小微手机银行,借助智能手机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我 相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只会给银行增添创新压力,使得银行加快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不断升级和改造产品和服务,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 展的新时代。


主要财务指标
截至2021年9月30日
每股净资产 11.11元
总股本 437.82亿股
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 354.62亿股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 83.20亿股
2021年1-9月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4.87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 0.75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 9.29%
投资者关系联络
电话:8610-58560975(北京)
   8610-58560824(北京)
传真:8610-58560720(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