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95568
En
今日民生
感受成都民生之变

    朋友都说我的网名很奇怪,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却“多愁善感”。我一直不以为然,因为我一直相信虚幻的网络总是需要一些真实,至少这个名字对我是真实的,这就是我性格的真实写照。
    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除了恐高,我最害怕的就是被感动,无论是真人真事,还是电视小说。
    虽然刻意回避回避,但每一年总有那么一次,我不得不被再次感动。2007属于盛大的行庆晚会,2008属于地震后成都民生精神的真情演绎,2009属于“责任”、“投入”,而2010属于深秋的那个平凡的夜晚。


    从罗曼酒店到鸟巢
    记忆中的2006年冬天是寒冷的,但至少有一天下午不那么冷。那一天我第一次到了成都民生位于罗曼酒店的总部,参加笔试。刚到24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拥 挤在南侧走廊上,和我一样青涩,一样等待笔试的学生,焦急而又兴奋。时而有人穿梭在人堆里,让本已狭窄的过道更加拥挤。门里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堆满文件、 电脑的格子里塞满了人,或许里面的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热闹,也几乎没有人在乎门外热闹的盛况。两个小时以后,当电梯门在一楼打开的那一霎那,我贪婪地深吸 一口气,虽然有一点冷,但是却让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的,这才是正常空气的味道。走出酒店大门,淅淅沥沥的小雨里,成都人依旧享受着休闲城市的快 乐,即使是雨中,走路也是那么漫不经心。
    2008年2月26日,成都市人民南路上、锦江边,旌旗飘扬,鼓声震天。成都民生从罗曼酒店搬到了成都市最好的写字楼——汇日央扩广场,从此告别了狭小的 隔间,告别了不知属于哪国的小强,告别了声音大效果小的空调……还记得25日深夜,和几个记者在成都商报凑开业专版稿子的时候,有人问我“到底你们的新环 境有多好”,我只回答了一句话,“让我更有归属感了”。因为这里有让无数人迷茫的蒂森克虏伯电梯、让无数人向往的无敌江景、让无数人羡慕的茶歇间。除了拗 口的名字和并不醒目的店招,这里几近完美,至少当时是这样认为。
    谁也不会想到,不到三年,成都民生又搬了家,从汇日央扩广场来到了鸟巢。
从 此,我每天早上上班都多了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指导出租车司机如何找到民生银行。“师傅,到‘鸟巢’民生银行”,“那里?!就是以前的市政府,现在民生银 行大厦,外墙广告最亮的那一栋”。这是一种喧嚣,一种自豪,再也不用为了避讳招商银行、避讳汇丰银行,不停地向司机解释什么是汇日央扩。
    11月14日晚,南沿线一片寂静,只有汽车快速通过留下的沙沙声。这时的民生银行仍不平静,大楼内外一片忙碌,因为第二天成都民生将正式入住鸟巢。而最忙 碌的人,我想因该是保安,他们带着纷纷不期而至的行领导们,穿梭在每一个楼层。直到夜深时,已经三去三回的熊行长还没有走,他端坐在大门口,迎着从门外吹 进的冷风,看着外面那些忙碌的身影,脸上洋溢着笑容,作为成都民生八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我想他一定是幸福的,幸福的暖流让他忘却了寒冷,忘却了 深夜里的辗转反侧,忘却了无奈与惆怅。
    一旁的我也陷入了沉思,成都分行一直在幸福的变化着,不仅是办公场所,还有其他……


    从业绩文化到民生家园
    读书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学科是政治,政治里最讨厌的章节是哲学。工作之后发现,以前填鸭记住的哲学原理却到处闪现,比如物质与精神。过去,我一直认为实实在在物质比虚无缥缈的精神靠谱得多,直到我到了成都民生。
    在外行人,哪怕是银行同业里,成都民生一直是被妖魔化的,每一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巨大的业绩压力,虽然他们都拿着不低的工资。很多人都说,成都民生人的物质或许是丰富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是空虚的,因为除了工作,他们还有什么。
    对于新入行的应届生,事实视乎更残酷。和我一起入行的20多个应届生里,一年以后仿佛只剩下了赵海、梅静、栗契和我。刚到成都民生实习的那一段时间,几乎 每一个星期都会听到曾经在一起扛过枪的新兵蛋子当了逃兵。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把黑眼圈男人当天就“逼走”的那个姓肖的小姑娘。即使是实习,我也深刻地感 受到了业绩文化的巨大压力,仿佛是一个跑龙套的被逼上了舞台,还扮演了一个并不简单的角色。记得2007年在罗曼的24楼,我无数次被难以形容的工作压力 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爱上了在没有思路的时候透过窗户看窗外穿梭的汽车,那么远,又那么近。然而,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让我最终坚持下来,度过了最艰难 的一年,用磨砺收获了成长。
    业绩文化是残酷的,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你的挑战你的极限,而最终的结果就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业绩文化,才能适应成都民生。 而我至始至终认为,经历过成都民生业绩文化洗礼的人,经历是痛苦的,结果是幸福的,每一个经受洗礼的人,都具有一种有别于其他银行人的味道和气质,如同强 壮的狮子,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显示出自己的王者之气。正如当年的创业前辈,他们品尝了业绩文化的艰辛,用凄风苦雨换回了今天的风和日丽,他们也因此成为 成都民生奠基功臣的同时,也成为了每一个成都民生人奋斗的目标和标杆。至少从这一点,成都民生人的精神不是空虚的,那么多的艰难磨砺,那么多辛酸苦楚,那 么多的绝地重生,那么多的欢欣鼓舞,让成都民生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谁也不能否认,成都是一个休闲之都,安逸、清闲。这与成都民生的业绩文化是格格不入的。然而一场“512”四川汶川地震,却让业绩文化与成都完美地结合到 了一起。2008年8月的抗震救灾表彰大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日子,因为一句话,一份荣誉,更因为熊行长的一次主题讲话。
    作为一个在重庆生活多年的四川人,一直不喜欢成都人的娘娘腔,特别是光吵架不动手。历史里,成都人也总是显得那样的 “另类”,当其他川人揭竿而起时,成 都总是纳降称臣。然而,汶川地震去让我看到了成都人的另一面,温情背后的坚韧。诚如熊行长所说,历史上的成都历经磨难,却愈久迷香。或许这才是成都这座城 市的魅力,底蕴深厚,如旷世高手,早已超然,不争是争。热血的成都民生人修心在成都这座温情的城市,逐渐刚柔兼备,不喜不怒,并练就了“民和”与“创新” 的绝招。
     “民和”为每一个新加入成都民生的人带去了温暖,提供了成长必须的关爱与帮助,从栗契到林琦,从刘怡梅到陈果……一个又一个的新人在成都民生的沃土上茁壮 成长;而“创新”给大家带来了搏杀市场的新武器,成都民生人挥舞着一个又一个的新思路、新产品、新业务,斩获了四川高速、恒鼎实业、泸州老窖……如果说, 业绩文化铸就了创业先辈做传统银行的巅峰,那么“民和”与“创新”的成都民生精神就奠定了办一家新型银行崛起的精神基础。
    我曾经问过陈果们:“你们累吗?”
    “累!”
    “你会选择放弃吗”
    “不会!”
    “为什么,你不是很累吗?”
    “因为有目标、因为有希望,因为有关爱,因为曾大姐……”
    “不,因为我有家……”
    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是家,渐渐地从记忆里找到了这样一份答案。家一定是温暖的港湾,在暴风骤雨来临时,可以躲避风浪;一定是机器猫的百宝箱,无 论何时何地,总是可以寻觅到解决的办法;一定是远方妈妈的一个电话,在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信心与力量……
    我想,成都民生就是我们的家。
    夜已深,提上包迈上回家的路,再看看10楼上耀眼的“中国民生银行”六个大字,成都民生真的变了…… 
    祝成都民生八周岁快乐!(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 王松乔)


主要财务指标
截至2021年9月30日
每股净资产 11.11元
总股本 437.82亿股
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 354.62亿股
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 83.20亿股
2021年1-9月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4.87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 0.75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 9.29%
投资者关系联络
电话:8610-58560975(北京)
   8610-58560824(北京)
传真:8610-58560720(北京)